校本聚力提质 数研赋能教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研教学工作总结
2025年7月2日下午,我校实训楼六楼召开教研组长期末总结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李雅玲组织并主持,黄兴才副校长出席,教务处主任韩林余及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会。此次会议旨在总结本学期教研教学工作,并共同商议后续工作安排,共分为四个议程:第一个议程为教研组作主题汇报;第二议程由教务处韩林余主任做教学工作部署;第三个议程为黄兴才副校长做工作指示;最后,教研室主任李雅玲对暑假及下一阶段的教研工作做了详细安排。
教研组长作汇报
职业教育组组长冯吉香提出,从 “提升教学质量” 和 “数字化教研” 双管齐下。校本研修方面,按残疾类别和专业分组,每月 1 次专题研讨,推行 “备课 - 观课 - 诊课 - 改课” 四步法优化无障碍支持,邀请中职专家入校指导;实施 “自评 + 学生反馈” 双轨制,助力新老教师差异化成长,同时联合多方共建 “双师型” 项目,开发特色教学资源。数字化教研上,依托平台实现线上管理,打造智能教学场景,促进校际资源互通,如开发含手语库、术语的移动 APP 促进校际交流。
康复组组长王海叶针对现存问题,规划两大改进方向。校本研修构建 “问题 - 实践 - 迭代” 闭环,强化青年教师指导,推动跨学科融合;按新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制定三级发展规划;完善案例转化机制。数字化赋能则通过智能管理教学事务、搭建云教研平台、引入数字评估工具,推动教研转型,借助教学管理平台实现教案、作业等线上智能管理。
体育教研组组长符振洲聚焦特教学生体育教学难题,以校本研修、数字化教研、教师成长为抓手。通过集体备课、课例研讨等形式探索适配不同残疾类型的教学策略,搭建云端资源库实现教学可视化,采用多元模式促进教师专业交流,提升教学实效。借助多媒体设备与运动分析软件实现教学过程可视化、数据化,有效提升教研效率。
启明综合教研组组长吴敏围绕教学提质,在校本研修上分层研习课标并严格测试巩固,开展涵盖多领域的专业培训,外派教师跟岗学习并大力推广先进经验;数字化建设中搭建资源库,推行电子材料和纸质材料双轨归档,强调技术应用贴合教学实际。
启聪综合组由李智明老师代表发言。通过建立教学问题台账,教师可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登记,教研组每月依据台账内容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形成教研闭环;按需制定主题研修计划,加强校际交流;同时扩充资源库,搭建云平台,引入外部资源服务教学,还计划购买学科网、洋葱学园等资源平台的服务,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
启聪数学组组长孙天岐以 “双路径” 深化实践,校本研修围绕学习难点开展主题教研,推进教师梯队培养,开展 “一课三研” 课例打磨及跨学科融合;数字化赋能实现教研管理云端化、学情分析精准化、教学辅助智能化,运用数据工具精准分析学情,借助智能软件辅助教学。
启聪语文教研组由冼曼玲老师代表发言。规划校本研修与数字化赋能并行,前者以主题教研、案例剖析深化教学研讨,依教师特质定制发展规划,借多元培训与共同体协作提升专业能力;后者实现教研全流程线上化,旨在为听障学生打造更优质的语文教育。
启智职高教研组组长韩云燕聚焦课堂质量,校本研修紧扣 “教学痛点”,以问题为导向收集职高生活 / 劳动技能教学难题,通过组内共创 “小锦囊” 并试用优化;数字化管理建议建立云端资源库,提升教研效率,鼓励教师每学期打磨一项教学小技巧并以音视频形式分享沉淀。
启智生活适应和劳动技能组组长符尧惠总结成果,过去一年半,团队制作近几十条劳技实操教学短视频,推动劳技教学向课后、家庭延伸,形成 “研发 — 实践 — 改进” 循环与资源共享。本学期首次开展校外研学,一至五年级将生活适应课堂搬进湿地公园,通过 “四位一体” 研学体系,融合多学科与地域文化,提升学生生活技能,获广泛好评。未来将完善家政教室建设,优化教学管理。
启智生活数学组组长唐栀提出,围绕培智生活数学 “生活化情境与智障学生认知匹配”“分层教学实操方法” 等核心难点,每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 2 - 3 个主题,采用 “问题研讨 + 课例打磨 + 成果固化” 模式开展精准化教研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落实分层教学设计与研讨优化。
启智语文组组长何琳丹实施 “双策略”,校本研修创新 “微讲座 + 研讨课 / 技术操作” 教研模式,探索多领域融合教学;建议由学校牵头制定教师成长金字塔计划,按职称层级制定发展路径并落实培训;借助OA或 I school 办公系统提升日常工作管理效率,利用数字化赋能实现教师发展动态管理与优化相关培训申请流程,并建立教师个人电子档案实现发展数据动态管理。
教务主任作部署
会议尾声,教务处韩林余主任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的三大思考:一是教育行业该如何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发挥其在教学创新、资源整合中的最大效能;二是教育工作者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趋势下,应如何重新定位自身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型为学习引导者;三是师生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学习模式变革,如何培养信息素养与批判性思维,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同时,韩主任还推荐了一些实用性的人工智能软件助力教学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尝试应用。
教学副校作指示
黄兴才副校长强调国家正大力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海南作为智慧教育港的试点将迎来系列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他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充分利用智慧教育港平台开展跨校协作与资源共享,重视青年教师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通过 “以老带新”“课题共研” 等方式,为学校长远发展储备核心力量 ,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动能。
教研主任作计划
教研室主任李雅玲针对数字化办公、校本研修及省市级培训项目等工作,制定了详尽的实施计划和具有针对性的落实措施,不仅为各位组长明确了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方向和推进路径,更起到了未雨绸缪、前瞻谋划的引领作用,也让大家对后续工作的开展充满信心、干劲十足。
愿我们以今日教研成果为阶,在未来的教学探索中,既能深耕课堂提质增效,又能携手突破创新边界,让每一份教学智慧都绽放更亮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