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教育教学

美工课《黏土捏热带水果》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04日作者 :管理员1浏览次数 :

分享:
  在《黏土捏热带水果》这一课里,我先制作了一组热带水果示范模型,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准备了关于热带水果的图片,微课和图片结合的范例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教学对象是视障学生,教学内容是使用黏土捏制热带水果。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特殊教育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创意。以下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在教学目标设定上,我着重考虑了视障学生的触觉优势。通过捏制黏土水果,既锻炼了学生的手部精细动作,又能帮助他们建立对水果形状的认知。课前我准备了芒果、菠萝、香蕉等常见热带水果的实物,让学生通过触摸建立初步印象。这个环节中,我发现学生对水果表皮的触感特别敏感,比如菠萝的粗糙、香蕉的光滑,都能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
  教学过程分为讲解示范、分组练习、作品展示三个环节。在讲解时,我采用语言描述配合实物触摸的方式,让学生先了解水果的整体形状和细节特征。示范环节中,我手把手地引导学生感受黏土的塑形过程,特别强调每个步骤的手部动作。有个别全盲学生在开始时表现出畏难情绪,我及时调整方法,让他们先捏简单的球形,再逐步添加细节。分组练习时,我注意到学生之间的互助很有效果,视力较好的学生主动帮助全盲同学,这种同伴学习的效果出乎意料。
  教学效果评估显示,大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简单的黏土水果制作。最成功的作品是一个学生捏的香蕉,不仅形状准确,还特意做出了香蕉皮的纹理。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部分学生对复杂形状如菠萝的把握不够准确;个别学生在作品细节处理上显得急躁。这些现象提醒我,下次教学应该更注重分层指导,为不同视力程度的学生设计差异化的教学要求。
  不足之处,整个课堂能环换相扣,但有优点也有肯定又不足的地方:
  1、教师的形式稍显简单,学生也容易接受但可以增加丰富的层次。
  2、从学生捏好好的作品来看,学生的造型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在用手摸和感知方面应该加强,这样他们的动手能力才能更上一层楼。
  3、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没有让学生带着走,应该改正提问的方式如:你觉得哪个步骤比较困难,需要老师重新讲解的。这样学生就会自己回忆老师的整个制作教学过程,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而教师也能及时的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个别讲解。
  改正:
  1、课前的准备要充分
  美术课的准备是多方面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除了有限的课堂资源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知识积累,所以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才能游刃有余的给学生展现我们的教学魅力。
  2、学生的想法要尊重
  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因轻松的教学气氛而感到兴奋,有的学生因教学内容的生动和教学方式的形象直观而感到愉快,还有学生因课堂给了自己一块充分表现的天地,为自己完成了美妙的创作而感到陶醉,所以,也经常会有学生冒出与众不同的、别出心裁的想法,针对这样的学生,首先要尊重他们这种不寻常的想法,其次要注意引导,来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
  通过这次教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一是要充分利用视障学生的触觉优势,多提供实物触摸的机会;二是教学步骤要分解得更细致,每个环节都要确保学生充分理解;三是要善于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材料准备上可以更丰富些,比如提供不同颜色的黏土来刺激残余视力学生的视觉感知。
  这次美工教学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视障学生的学习特点。他们虽然视觉受限,但通过恰当的触觉体验和细致的指导,同样能够完成精细的手工制作。这增强了我从事特殊教育的信心,也促使我思考如何将这种成功的经验迁移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未来我会继续探索适合视障学生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美工教学上获得成就感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