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美术班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总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是教学成果总结、第二个是备考过程经验总结、最后是反思与改进。
在2025年高考中,我所指导的6名美术生全部考上大学,其中2名学生考上本科(南京特殊、绥化学院),4名学生专科(浙江特殊、山东特殊、长沙职业)这一结果体现了“专业+文化”协同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首先是学情分析:针对学生美术的基础差异和学生文化课水平,提前规划院校梯度(如本次备考3人冲刺本科院校,专科保底;3人侧重多个专科院校)避免志愿扎堆。本次备考的美术院校有5个,由于每个学校的考试内容是不一样,需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包括日常练习内容、作业布置以及模拟考试每个学生每个阶段是不一样的)。
总结研究近三年每个学校的考纲,确保备考内容大方向准确,因为有些院校的考纲每年都有变化的,这也是老师备考的的难点。然而美术高考的考纲只会提供简单的绘画种类和时间的要求,具体的考试内容以及难易程度都是没有参考的,因此我会让每届学生记录考题,及时归纳总结每个学校的考试内容,为每届学生提供合理有效的备考。
美术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基础阶段:主要是循环训练造型、色调、构图等基本功。2强化阶段:聚焦每个大学的考纲和考试风格,针对性突破,每周1次模拟考试,严格限时,培养应试节奏。3冲刺阶段:高强度模拟考+心理疏导,循环提升。
(1)班主任的配合:在高三初期班主任结合文化课和专业课为每个学生制定目标院校,有利于美术教学进入备考状态。并且配合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部分学生备考前期还是懈怠的,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班主任了解情况后,配合教育,确保备考状态稳定。
(2)邀请往届考生分享应试、面试技巧,为学生加油打气。
(3)高考最后一个月,聘请经验丰富的艺考老师为冲刺本科院校的学生的进行提升训练。
(4)美术的学习更多的在于反复的绘画练习,学校增加周末以及日常美术课时也有利于学生绘画分数的提高。
1. 优化校考指导:明年需提前研究更多院校录取数据,提前进入备考状态。2. 加强写生训练:本届学生在默写考题中表现稍弱,后续将增加写生课时;3. 文化课薄弱生帮扶:与文化课教师建立更紧密的“弱科补差”机制。
本次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领导的支持+班主任的配合+精准的教学+学生的努力,未来我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希望更多美术学子圆梦理想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