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咏怀》教学反思
分享:
在10月的第一个星期,我在启智二(1)班开始古诗的教学——《10.山村咏怀》。《山村咏怀》一课选自培智生活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本课为古诗课,通过呈现静谧山村的画面,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古诗传达出来幽雅和静谧的意境。本课为第一课时,目标包括:1.认真倾听,听词语找出“山村”的图片。2.认读和理解词语“山村”。3.认读和理解古诗第一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一、视频导入
由于是第一次学习古诗,在导入的时候我采取的是播放《山村咏怀》的动画视频的方法,帮助学生进入到古诗的学习环境,初步感知古诗。
二、借助图片学习词语“山村”
在教授词语“山村”的时候,我首先展示了本课诗题,带学生朗读诗题,同时翻译诗题,请学生说一说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自然引出“山村”。通过不同类型的山村图片的展示,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在这几张图片里都看到了什么景色。有的学生说看到了山,有的学生说看到了房子,还有的学生说看到了田地。将学生所说的景色圈出来,再加上我的一些补充,找的过程中就能很好地记住“山村”。分层练习巩固知识,AB层学生在3张图片中找出“山村”,C层学生在2张图片中找出“山村”。从图片的学习转入汉字的学习,“山”字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学习,“山”同山,是象形字。“村”则将它拆分成“木”和“寸”字,通过拆分成两个简单字更易于学生记忆。
三、动图理解古诗含义
古诗是浓缩的句子,不像白话文一样简单直白易于理解。在学习古诗第一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时候,我通过动态图展示第一句:诗人远望山村的距离以及到达山村之后看的景色。动态图能够比较直观的解释第一句话。多次朗读第一句和第一句话的翻译,帮助学生感知古诗的内涵。1.本课的主角是家庭中都有的柜子,而班级中也是有柜子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柜子的实物与图片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柜子的特点。
四、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既有优点也有不足之处。
优点:
1.通过视频导入,能够很快地将学生拉入本堂课的氛围之中。视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观看视频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都很集中,不知不觉中就能吸收一些知识。
2.分层练习,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安排练习,既能适应学生的情况,又能很好地监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过难过简单的练习都不适合学生。
3.动态图一步一步地翻译诗句,步步递进,易于学生的理解。
不足之处:
1.第一次教授古诗,经验不是很足,处在摸索的状态。
2.由于学生也是第一次学习古诗,古诗这个题材相对于白话文对于学生是一次很大的挑战,在第一次让学生去理解古诗句子含义,不少学生都处在一个蒙圈的状态,虽然运用了动态场景图,但感觉学生还是一知半解,还需要在后续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同时可以多多向师傅以及其他有经验的老师进行请教。
3.在教授词语“山村”的时候,可以加入视频进行学习,虽然图片也比较直观,但还是比较单调。
本次课程虽然已经结束,但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生活语文的教学学生年龄的升高,教学的内容也越来越难了,这需要老师在低年级的时候就让学生打好基础。第一次接触虽然有一定的困难,但我相信我可以克服这些挑战,成为一名越来越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