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学校新闻

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 孤独症班级开班仪式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22日作者 :管理员1浏览次数 :

分享:

       2025年4月18日,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首届孤独症班级开班仪式顺利举行。

       学校领导何瑞金副校长、唐清荣副校长,启智部主任曹才丽、班级科任教师、孤独症班级学生家长及家长委员会代表等,参加了开班仪式,共同见证学校首届孤独症班级的成立。

开班背景与意义

       2025年2月10日,教育部正式将海口市列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为全面落实《"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及省级配套政策,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于2025年4月18日举行孤独症班开班仪式,推进《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落地实施,标志着我们在为孤独症儿童提供更加专业、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班级建设与师资配备

       本班共招收6名学生(7-9岁),开设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唱游与律动、服从、互动、沟通与交往、知觉-动作训练、精细动作训练9门课程,由10年以上经验的骨干教师(含康复组、人性化组组长)组成教学团队,配备优质资源,确保教学与康复并重。

唐清荣副校长发言

       孤独症教育是学校特殊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承诺持续提供政策与资源支持。

家长代表发言

       家长代表李屹浩妈妈分享养育谱系儿童的坚韧历程,呼吁家校合作,并对学校的专业支持表达感谢,其发言引发广泛共鸣。

曹才丽主任发言

       首届孤独症班级的开设,实现了三大创新。

       1.课程体系创新:突破传统特殊教育模式,大幅提升康复课程占比,将生活适应训练与专业康复干预有机结合,构建"教育+康复"的特色课程体系;

       2.师资建设创新:采用动态分级支持模式,在小组康复课程中实现"1对2""1对3"的精准师生配比,确保每位学生获得充分的个性化指导;

       3.协同机制创新:首创"家-校-社"三维联动体系,通过建立家长资源中心、社区实践基地等载体,形成教育生态闭环。

会议共识与未来方向

       家校协同:明确家长与教师需形成合力,通过定期沟通、资源共享,共同支持儿童发展。

       科学实践:以创新教学方法(如小组康复课程)为基础,结合前沿研究成果,提升教育实效。

       社会倡导:以本次班级为试点,积累经验并推广,助力海口市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

挂牌仪式

       启智部曹才丽主任为孤独症班级挂牌。“星芽班”,“星”字寓意星光闪耀,象征每位孤独症儿童都是独特的星辰,虽看似遥远却自带光芒;“芽”寓意新生之力,喻示教育如春风化雨,助力每个生命突破障碍、萌发潜能。"星芽"二字组合构建出"星空下的新芽"意象——既有仰望星空的辽阔视野,又含脚踏实地的成长力量,完美诠释班级"尊重特殊性与发展可能性并存"的核心教育观。

活动花絮

       此次会议不仅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开班仪式,更凝聚了多方力量,为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之路点亮了希望之光。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持续探索、践行“专业守护星星的孩子,用爱点亮特殊教育的未来!”的教育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