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心灵,一路同行”——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期末总结与展望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与系统化,2025年7月3日下午,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启聪小学组三楼心理咨询室召开了期末汇报总结会议。参会人员包括何瑞金副校长、德育处陈红华主任、中心负责人史振诚老师以及成员胡晓艳老师和陈以艳老师。
工作回顾:构建“筛查—干预—记录”闭环机制
会议伊始,中心负责人史振诚老师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汇报。他指出,随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中心将“预警学生筛查”作为本学期重点工作之一。通过使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以及SCL-90量表等专业工具,结合班主任观察和家长填写问卷的方式,精准识别出存在人际交往障碍、情绪困扰及学习困难等问题的学生,并建立“一生一档”的心理健康档案。
针对筛查出的重点学生,中心开展了系统的心理咨询服务。通过一对一辅导,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帮助学生逐步走出心理困境。
指导建议:注重材料完善与过程管理
陈红华主任在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了中心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同时强调了在实际操作中应更加注重材料的完整性与规范性。他指出,心理干预后的记录要及时整理归档,确保每一步工作都有据可查,为后续跟踪与评估提供支撑。
总结部署:强化预防意识,拓展教育形式
何瑞金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肯定了中心本学期所取得的成绩,并进一步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育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她指出,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形成“筛查—干预—记录”的闭环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记录。
她还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可以更加多元。除了常规的心理健康课程外,还可以组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提升学生群体的心理韧性;面向家长开展心理讲座,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效应等。
此外,何瑞金副校长还对下学期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教师要主动作为,提前制定工作计划;二是积极参与各类培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三是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结语:守护心灵成长,赋能特殊教育发展
本次会议不仅是对过去一个学期工作的梳理与反思,更是对未来工作的科学规划与前瞻布局。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化工作机制,丰富教育形式,努力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助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迈向新台阶。